競爭外的自己

 

 

致 一同生活與工作的你們:

 

 

我的求學路程,雖然看起來一帆風順,但心裡卻一直充滿了崎嶇不平的感受。

 

記得小時候老師常給我「天資聰穎、努力不夠」之類的勵志評語,但其實我從小就覺得,天資聰穎只是老師為了要我努力的誘因,尤其是已經很努力了,卻都還是「不夠」時,就更加懷疑聰明與否根本不重要,而加倍努力也未必有效!

 

國中畢業,我考上了一個排名倒數第三的高中;高三模擬考成績註定要去南陽街註冊,最後聯考卻有如神助地上了一所天主教大學;大四考GRE留學的成績,好像沒學過英文似的;暑假天天運動準備去當兵,直到八月底才被通知以備取最後一名進入研究所;碩士讀得比大家都久,論文卻寫得比誰都薄;多年後進修博士,成了三選一競爭的唯一錄取者,連自己都莫名其妙而不覺得是金榜題名。

 

對於競爭的環境我會自動退出站到邊緣玩耍,那是因為唯有在人煙稀少之處,才不會被比較。聽起來是個傷心的故事?我也曾經這麼覺得。但後來我發現,這正是生命與人生的精采之處。在學業與工作中,大多數的人汲汲營營、不畏挑戰,只為求最好的表現成果,同時也不得不和身邊的人相互較勁,努力去搶奪勝利的旗幟。但回過頭來,卻發現隨著時間,我們也失去了自己的模樣。

 

在那人跡罕至之處,反而才能遇見了自己;不在喧嘩中衝向被期許的第一,卻在寂靜時認識自己的獨一。

 

新的一週,願你在燈火闌珊處,綻放你被賦予的光。

 

 

 

出處:花輪‧牧思

Successfully
Refresh Cart
Network error, please refresh error